由于綠松石本身的成礦的特點,大部分開采出來的綠松石瓷度都比較低,而且多裂,所以在加工的時候為了提高成品率,不浪費原料,很多都要經(jīng)過優(yōu)化處理,常見的優(yōu)化處理手段以及鑒別方法如下:
優(yōu)化——沁膠
最常見的優(yōu)化是沁膠,也叫微沁,這種手段是針對有裂有鐵線的綠松石。把綠松石放入烤箱當中,把綠松石中的水分去掉,然后浸入無色樹脂從而對綠松石整體結(jié)構(gòu)進行加固,使其在去皮過程中不會崩裂。微沁的特點是沁的時間比較短,膠并沒有進入內(nèi)部。
原礦高瓷高藍綠松石
優(yōu)化——浸蠟
還有一種微沁,沁的不是膠,而是蠟。將綠松石放入蠟中煮,然后進行拋光。浸臘在珠寶業(yè)界稱為過蠟、蘸蠟、合蠟,可加深綠松石的顏色,封住細微的孔隙,使寶石不宜被浸污,同時提高光澤度,使綠松石更亮、更光潔,蠟?zāi)び兄诰G松石保水。綠松石如果不封蠟,一段時間后,污物、汗水、油脂進去后是無法清除。處理綠松石的蠟有固體石蠟、液體石蠟、川蠟,其中川蠟的融合性最好。原礦中瓷綠松石
優(yōu)化——刷膠
刷膠就是雕刻師在進行雕刻的時候,切磨拋光過程中綠松石容易碎裂,為了提高成品率,會在綠松石表面涂一層膠水后在進行切磨拋光。
原礦低瓷綠松石
處理——注膠
這里再說一下注膠,它與前面幾種所有不同,它主要是將泡松、面松等瓷度不好品質(zhì)不好的綠松放入到壓力罐中用真空泵將有色樹脂填充入原料中,從而來改變瓷度和顏色來冒充高檔的綠松石。這一種不能算優(yōu)化,應(yīng)該歸為處理造假一類。
原礦高瓷綠松石
要鑒別綠松石是否有填充優(yōu)化處理過,有以下幾個方法:
1、熱針測試法
用燒紅的針頭去靠近綠松石,如果是有鐵線的綠松石就把熱針靠近鐵線處,時常為3秒鐘,一定注意不要太長。然后觀察是否有膠味,有無蠟油析出。這可以避免綠松石的破壞。
2、泡水法
就是將綠松石放入水中長期浸泡,注意是長期,一般是兩三天的樣子,可以觀察到填充過的綠松石吃水性趕不上原礦。只要時間夠長,即使是高瓷綠松石也會吃水有氣泡會變色,而填充過的則不會。
3、最保險的辦法:送去鑒定機構(gòu)
不要覺得說這是廢話,當自己不確定的時候,不要怕麻煩,直接找鑒定中心出證書,比什么都保險放心。